本文使用incopat(合享)数据库对铜铝加工行业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和数据汇总,检索目标包括铜铝加工、铜铝加工材、铜铝加工工艺在内的多个方向。专利范围包括受理局为中国的全部专利以及中国申请人的全部专利,数据均为合并申请号后的数量,其中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25日。
一、 专利公开与授权情况
(1)铜铝加工行业专利总量概况
图1 铜铝加工行业公开专利总数量
铜铝加工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的公开专利总数量为4459件,授权专利总数量为2938件。相较上一季度的公开专利和授权专利数量均有所下降,其中公开专利数量环比下降约15.5%,同比下降约12.8%;授权专利数量环比下降约18.9%,同比下降约27.2%。2024年第一季度的专利总数量较上一季度而言有所降低与第一季度周期工作日时间较短有关,对于专利的公开和审查数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与申请人对于专利类型的侧重和布局有关,本季度专利同比下降也与此相关。
(2)铜铝加工行业专利类型分布情况
图2 铜加工行业公开专利类型分布图
铜加工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的发明申请数量为565件,发明授权数量为250件,实用新型数量为704件,外观设计数量为14件,发明专利占比约53.2%。其中发明申请、发明授权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数量均呈现环比下降、同比增长的态势:具体为发明申请数量环比下降约10.7%,发明授权数量环比下降约6.0%,外观设计数量环比下降约36.4%,同比增长分别约为37.1%、53.4%和16.7%。而实用新型数量则呈现环比下降、同比下降的态势,环比下降约18.2%,同比下降约30.6%。另外,2024年第一季度的发明专利占公开专利总数量的53.2%,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50.4%和第一季度的35.9%均有升高。说明铜加工行业相关申请人在专利的申请类型上由重点布局实用新型转向重点布局发明,同时也意味着铜加工行业专利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有所提高。
图3 铝加工行业公开专利类型分布图
铝加工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的发明申请数量为956件,发明授权数量为402件,实用新型数量为1400件,外观设计数量为168件,发明专利占比约46.4%。其中发明申请和发明授权的专利数量均呈现环比略有下降、同比增长的态势:具体为发明申请数量环比下降约6.5%,发明授权数量环比下降约6.5%,同比增长分别为约43.8%和27.6%。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数量则呈现环比下降、同比下降的态势,实用新型数量环比下降约21.9%,同比下降约38.4%,外观设计环比下降约34.9%,同比下降约34.9%。另外,2024年第一季度的发明专利占公开专利总数量的46.4%,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41.6%和第一季度的27.9%均有升高。说明铝加工行业相关申请人在专利的申请类型上逐渐向发明专利倾斜,同时也意味着铝加工行业专利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有所提高。
(3)铜铝加工行业专利技术分布情况
i.铜行业专利技术分布情况
图4 铜加工行业专利涉及铜材类型(其他型材指多类型材或非常规型材)
铜加工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的相关专利中,涉及铜箔的专利数量最多为368件,其次分别为铜线251件、铜管219件、铜排210件、铜板150件、铜带106件、铜棒64件,以及其他型材5件。当前第一季度的专利主要聚焦于铜箔、铜线、铜管和铜排,其相关专利数量均大于200件。
图5 铜加工行业专利可应用领域统计(部分)
incoPat数据库自研发的中文多级用途分类及描述,以表征专利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根据该功能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铜加工行业专利的相应用途,其中相关专利数量最多的前十种可应用领域分别为:材料制品290件、方法工艺220件、机械设备215件、电力动力114件、化学品60件、元器件55件、计算控制48件、测量实验38件、交通运输37件以及电子电器36件。除上述涉及相关专利数量较多的应用领域外,还涉及日常用品、环境工程、土木建筑等领域。
ii.铝行业专利技术分布情况
图6 铝加工行业专利涉及铝材类型(其他型材指多类型材或非常规型材)
铝加工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的相关专利中,涉及其他型材的专利数量最多为915件,其次分别为铝板621件、铝箔441件、铝棒144件、铝管127件、铝线71件、铝带64件以及铝排26件。当前第一季度的专利主要聚焦于其他型材(多为大类型材)、铝板和铝箔,其相关专利数量均大于300件。
图7 铝加工行业专利可应用领域统计(部分)
据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铝加工行业专利的相应用途中相关专利数量最多的前十种可应用领域分别为:材料制品480件、机械设备395件、方法工艺325件、交通运输110件、土木建筑90件、电力动力74件、日常用品65件、计算控制41件、化学品38件、以及军事武器36件。除上述涉及相关专利数量较多的应用领域外,还涉及元器件、生物(体)、测量实验等领域。
(4)铜铝加工行业有效专利价值度评价
专利价值度评分是以incoPat系统中的专利“合享价值度”为依据。合享价值度主要依托于合享自主研发的专利价值模型进行计算,该专利价值模型融合了专利分析行业内最常见和重要的技术指标(如技术稳定性、技术先进性、保护范围层面等20多个技术指标),通过设定指标权重、计算顺序等参数,将专利分为1-10分,分数越高则专利价值越高。
图8 铜铝加工行业有效专利合享价值度统计
对2024年第一季度的铜铝加工行业有效专利的价值度进行统计,其中铜加工行业中,10分专利共10件,9分专利共55件,8分专利共281件,7分及以下的专利共608件;铝行业中,10分专利共7件,9分专利共81件,8分专利共519件,7分及以下的专利共1359件。可以看出当前季度的有效专利中,高价值专利(价值度为9或10)数量较少,占比均在5%左右。
二、 主要市场主体专利动态
(1)国内企业专利公开和授权情况
对2024年第一季度专利公开数量大于10件的国内申请人进行排名统计分析。以下申请人的专利数量均为其所关联公司的专利数量合计(所关联公司以incopat数据库中信息进行统计)。
图9 铜加工行业公开专利主要申请人排名
在铜加工行业中,公开专利总数量排名最靠前的为中国铝业,共22件专利公开,其中21件为中国专利,1件为PCT专利,该PCT专利涉及一种抗开裂高铝含量弥散强化铜电极材料制备工艺。公开专利中包含1件实用新型、19件发明申请和2件发明授权,授权的发明专利分别涉及铝合金超厚板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蚀刻用高精度引线框架材料铜带平整度的测试方法。中国铝业在本季度公开的专利中,涉及铜板带的专利13件、铜箔的2件、铜棒管线的3件,以及其他与加工相关的专利4件。
第二名梅雁吉祥共18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9件实用新型、8件发明申请和1件发明授权,授权的发明涉及一种溶铜用铜线压扁自动进料装置。其余专利均涉及铜箔的加工处理,其中大部分为加工设备相关专利。
并列第二名龙电华鑫共18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11件实用新型、4件发明申请和3件发明授权,授权的发明主要涉及铜箔厚度和性能的检测装置。其余专利也均为铜箔加工处理相关的方法或设备,其中设备相关技术居多。
第四名是常州润来科技共17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1件发明申请和16件发明授权。授权的发明中15件均与铜管相关,涉及铜管加工过程的轧制、废料处理、上料、铣面加工、内螺纹制造、退火装置、缺陷检测、参数监测、精整系统、牵引装置、性能评估等全流程环节,其中部分专利涉及智能化、自适应、机器学习或视觉检测等前沿技术。另1件授权发明涉及铜板的加工过程检测,其余1件发明申请也涉及铜管的上料系统。
第五名九江德福共15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5件实用新型、6件发明申请和4件发明授权,其中13件涉及铜箔的制造、加工和处理,授权发明均在其中,另2件分别涉及铜线和铜带。
第六名安徽楚江共14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5件实用新型、7件发明申请和2件发明授权,2件授权发明分别涉及一种用于冷连轧后薄铜带松卷张力控制装置及方法和一种高强数控切割线生产用分电式拉连退设备。其余专利也均涉及铜线或铜带的加工或处理,具体地涉及铜带共9件,铜线共4件。
第七名重庆万州共13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3件实用新型、2件发明申请和8件发明授权,其中授权的发明主要涉及铜管材的退火设备改进、成型模具以及一种显示铜合金连铸坯宏观组织的方法。其余专利也均与铜管的相关加工设备有关。
图10 铝加工行业公开专利主要申请人排名
在铝加工行业中,公开专利总数量排名最靠前的同样为中国铝业,共48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上述公开专利中包含9件实用新型、26件发明申请和13件发明授权,授权的发明专利中6件涉及不同性能的铝合金板带(如超厚、高电极打点数等),2件涉及型材的制备和相关模具,2件涉及锻造工艺,3件涉及铝箔的制备和相关设备改进。其余专利中涉及模锻件2件、铝合金板20件、铝合金挤压材1件、铝箔6件、铝合金管材2件、其他加工相关的7件。
第二名百利玛门窗共22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的外观设计专利,涉及铝型材。
并列第二名伟业铝厂共22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3件实用新型、17件发明申请和2件发明授权,授权的发明分别涉及一种铝型材高温退火均质加工装置和铝型材钝化用过跨小车。除此之外,有17件专利涉及铝型材的制造、表面处理、模具、相关设备等,还有3件涉及铝棒的加工。
第四名东北轻合金共20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的发明申请。其中涉及铝合金自由锻件的1件,型材的3件,铝合金板带的11件,管线棒材的4件,其他加工相关的1件。
第五名江顺精密共15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9件实用新型和6件发明申请。均涉及铝型材的相关工艺,具体涉及模具、相应设备工具、表面处理等技术。
第六名山东创新精密科技共15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4件实用新型、10件发明申请和1件发明授权,该授权的发明涉及一种高强耐蚀汽车结构件用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余专利主要涉及非常规型材、铸造的相关工艺和设备、加工时的分选、除气、除油等相关设备的技术。
第七名宝钢集团共15件专利公开,其中中国专利11件,欧专局专利2件,PCT专利2件。其中,欧专局的2件专利主要涉及热镀工艺的改进,PCT的2件专利具体涉及铝合金板材的相关制造方法,上述4件专利目前均处于审中状态。中国专利包含8件发明申请和3件发明授权,授权的发明专利主要涉及板材的制造和评估,审中专利也主要涉及板材的制造。
第八名亚太科技共15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实用新型7件,发明申请6件和发明授权2件,这2件授权专利分别涉及一种铝合金管材成型淬火装置和一种铝合金电池壳拉拔工装。其余专利涉及铝合金挤压工艺或模具的3件,铝管材的6件,铝棒材的2件,铝型材的2件。
第九名云铝股份共10件专利公开,均为中国专利。其中包括实用新型2件,发明申请7件和发明授权1件,该授权发明涉及一种6系铝镁硅合金的棒材生产的铸造工艺。其余专利涉及铝箔3件,辅助方法或装置2件,铝合金板1件,铝棒2件,铝合金线材1件。
(2)国外申请人在华专利情况
图11 铜加工行业公开专利主要境外申请人排名
在铜加工行业中,国外申请人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美国,其中来自日本申请人的公开专利数量最多,日本申请人具体包括三菱综合材料、JX金属和NAMICS三家企业,韩国申请人为高丽亚铅,美国申请人为杜邦电子。
日本的申请人中,三菱综合材料本季度在中国公开的专利数量最多。三菱综合材料公司以铜加工事业为支柱,向产业社会提供尖端产品、能源、高性能材料、贵金属、硅产品等多种基础材料。其本季度在中国公开了4件专利,包含1件发明申请和3件发明授权,其授权的发明涉及铜合金棒材、铜合金线材和铜合金板材,还在审中状态的发明申请涉及铜条,其中涉及铜合金板的专利CN115298334B的合享价值度较高(为9),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专利。其次JX金属和NAMICS本季度在中国公开的专利均为1件。其中,JX金属的业务从资源、冶炼到电子材料的生产、销售和回收,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业务。JX金属本季度在中国公开的专利为授权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用铜箔的轧制方法(CN113016095B),其合享价值度为9,也值得后续重点关注。NAMICS主要生产销售电子元器件所用的绝缘涂料和导电涂料,其本季度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涉及一种可用作电池负极集电体的新型铜箔,该发明专利目前已授权,合享价值度为9,值得进一步关注。
韩国申请人高丽亚铅是一家涉足锌、铅、金、银、铜及铟等18余种有色金属领域的全球综合性有色金属生产冶炼企业,其本季度在中国公开了1件发明专利,目前仍处于审中状态,该专利涉及一种电解铜箔的制备方法。
美国申请人杜邦电子本季度在中国同样仅公开了1件发明专利,目前仍处于审中状态,也涉及电解铜箔的制备。
图12 铝加工行业公开专利主要境外申请人排名
在铝加工行业中,国外申请人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德国,其中来自日本申请人的公开专利数量最多,日本申请人具体包括神户制钢、日本轻金属和日之出三家企业,韩国申请人为阿鲁科技,德国申请人为诺贝丽斯。
日本的申请人中,神户制钢本季度在中国公开的专利数量最多。神户制钢是日本主导钢铁生产的厂商之一,也是日本顶尖的铝产品和铜产品供应商。其本季度在中国共公开了4件专利,均为发明申请,涉及铝合金板、铝制翅片材、铝合金挤压材和焊接工艺。日本轻金属和日之出本季度均在中国公开各1件专利。日本轻金属公司为汽车、电气、食品和建筑行业在内的多个终端客户生产合金、铝和氧化铝产品,其本季度在中国公开的发明专利已授权,涉及一种铝箔的制造(CN113874971B),该专利的合享价值度为9,值得后续进一步关注。日之出公司本季度公开的发明专利尚在审查阶段,其涉及一种铸造用铝合金和使用其铸造的铝铸件。
韩国申请人阿鲁科技(ALUS)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提供世界一流的铝坯和挤压产品,其本季度在中国公开2件发明专利,目前均在审中状态,分别涉及铝板材的制造和卷取。
德国申请人诺贝丽斯是全球领先的铝压延产品制造商和铝回收商,其本季度在中国公开1件发明申请,涉及一种制造铝合金轧制产品的方法。
三、 行业知识产权事件
本季度暂未涉及本行业的无效宣告、侵权诉讼等事件发生,信息源自incopat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
本季度有部分专利发生转让和许可。其中铝加工行业中有178件专利涉及专利权的转让,排除发生在关联公司间的以及个人与公司间的转让后,其中赣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青联恒达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转让的专利最多,均分别为6件,赣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受让人均为江西束兴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贵州青联恒达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受让人为沈阳联丰金属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珠海茗特科技有限公司或北京江源装饰有限责任公司。铝加工行业中暂未有专利涉及专利许可。
在铜加工行业中,有80件专利涉及专利权的转让,其中较多涉及关联公司间的转让,暂无批量专利转让的情况发生。铜加工行业中,有14件专利涉及专利许可,其中13件均为关联公司间的许可,另外1件发生在高校和企业间,具体为:洛阳理工学院的专利一种逐步铸造高速钢-铜齿形啮合复合轧辊的方法,以普通许可形式许可给禹州七方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和洛阳智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四、 政策与法规更新
(1)国家政策法规与相关工作方案
《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实施方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决策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国防科工局和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制定了《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实施方案》,于2024年1月14日发布。
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新版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于2024年1月20日起施行。
《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为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8个部门,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于2024年1月26日正式印发,对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力求实现盘点筛选全覆盖、入库评价全覆盖、推广对接全覆盖,加大了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对于聚焦推动专利产业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防专利条例(修订草案)》:为进一步保护国防专利权人合法利益,促进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修订《国防专利条例》,《国防专利条例(修订草案)》已于2024年1月31日结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2023年修订):2024年2月1日发布了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2023年修订)。
《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复议规程(征求意见稿)》:2024年2月7日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复议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2024年2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具体而言,就是“一条主线、基础普惠、选好苗子、入库培养、匹配政策、按需服务、打造样板、示范推广”。
(2)行业动态
暂无。
五、 国家及省级专利奖情况
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河南省、福建省、湖南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级专利奖名单已出炉,涉及铜铝加工行业的获奖专利如下表所示。
六、 2024年第一季度专利概况总结
据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铜铝加工行业专利总体公开数量有所下降,但发明专利的数量较2023年第一季度有所增加,且占比有所提高,说明本领域的申请主体对于发明专利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在技术方面,铜加工行业中专利技术多集中于铜箔、铜线、铜管和铜排,铝加工行业中专利技术多集中于其他型材(型材大类)、铝板和铝箔;铜铝加工行业相关专利的应用领域均多集中于材料制品、机械设备和方法工艺。当前季度公开的专利中高价值专利占比仍较少,后续申请主体仍需进一步加强专利质量的提升和把控。本季度铜铝加工行业中最为活跃的中国申请人均为中国铝业,在中国申请专利较多的境外申请主体分别为三菱综合材料(铜加工行业)和神户制钢(铝加工行业)。
当前季度本行业发生的知识产权事件较少,行业中新规新政主要涉及与专利产业化相关的实施方案,以及和条例规程修订相关的事宜。各企业和申请主体可密切关注产业化相关工作方案的实施落地情况,充分利用各服务平台和相关政策,盘活现存专利,助力专利的产业化落地。目前国家和各省的专利奖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后续将持续更新本行业获奖情况,申请主体可进一步对获奖的高质量专利进行持续关注和学习。